close

  距離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藍色大門》(Blue Gate Crossing)12年後,易智言導演於今年度上映的新片《行動代號:孫中山》(Meeting Dr. Sun)在2014年台北電影節引起了口碑效應,讓導演這部睽違許久新作備受影迷們期待。從《藍色大門》到電視劇《危險心靈》,易智言導演總是讓青少年角色擔任片中故事的主要軸線,由學生的角度述說及看待社會層面的種種事件,使觀眾能夠發覺在台灣社會架構下對青少年的影響以外,也可以透過如此的設計看見過去自己當時的困境與無奈。

 

  《行動代號:孫中山》的電影符號相當明顯,就是「孫中山」。但有趣的是,片中兩位主人翁在整場90分鐘的電影內,並未提及任何「孫中山」的字眼,僅以銅像稱呼,如此「有演不識泰山」的設計,為整部電影增添了不少荒誕的趣味元素。影片開頭就將故事兩項主旨丟給了觀眾,「窮」與「錢」,阿左跟小天兩人皆是為了班費及畢旅費用而把腦筋動到了銅像身上,電影劇情線在整個偷銅像的過程安排、設計上都相當令人感到無俚頭,為著銅像的所有權而比看誰窮、帶卡通面具執行任務等等,讓觀眾在觀影時不容易感到疲乏,而仔細留意這些看似惡搞的劇情背後,其實有著不簡單的意涵包裝著。

 

  電影在部分橋段似乎刻意放慢了影片節奏,但也因為如此觀眾才能看到一些小細節,像是將銅像偷出校園的過程,鏡頭除了帶到學生們如何通過重重障礙外,也拍出國父銅像在移出儲藏室經過校園到校外的特寫穿插在裡面,其中有約2秒拍到國父銅像手中拿著的是《三民主義》,而當初孫中山先生所提倡的三民主義分別為:民族、民權、民生,然而此刻身為校園學子的學生們正為了民生需求準備將國父銅像變賣,看起來暗喻成份十足!最後老師僅要求參與偷銅像的學生們寫悔過書,並未追究其中原因,甚至在媒體鏡頭前說學生們已經知道錯了,但難道學生們只是不想為著繳不出班費跟畢旅費用而被貼上「窮」的標籤,不願接受不平等眼光的權利,錯了嗎?

 

  「我們兒子的兒子,不能窮斃了!」這句台詞在最後片尾時說出來,讓《行動代號:孫中山》成為了一部為民發聲的電影,也讓觀眾們更容易產生共鳴。學生在教育體制下求生存、老百姓在政府政策與社會制度下討生活,儘管我們不求大富大貴,但追求一份該有的安定並不過分。若當貧窮開始走向世襲,你我的下個世代、或下下個世代,也許會如這部電影所展現的一樣,安安靜靜地籌畫一波「青春微革命」。

arrow
arrow

    qoo9551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